
以下是三篇改写的版本文章:
荷叶圆圆教案(例【1】)
例【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叶、机等6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微风吹拂着草叶的绿意盎然,荷叶上的圆形水珠闪闪发光,引出课题《荷叶圆圆》。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荷叶”。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二、读文识句,感悟语言
1、启发谈话: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喜欢荷叶的情景,提问:“你为什么会喜欢荷叶?”学生回答“因为它好。”教师板书:荷叶是……是 …… 是 …… 是 …… 。
2、读文思考:
(1)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联想到小水珠呢?(蜻蜓、青蛙、小鱼儿)。
(2)这些小生命为什么喜欢荷叶?他们在荷叶上的表情有什么特点?(他们就像小铃铛一样摇呀晃晃的。)
三、朗读实践,提高语言能力
教师示范读文时,强调以下几点:
1、要轻声细语地读,多用手指指认字音和形。
2、要多说多听,读文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提升,激发想象力
1、朗读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小水珠还有谁喜欢荷叶?他们还会对荷叶说什么?”
2、鼓励学生回家去收集小蜻蜓、青蛙的资料,并与家人分享。
荷叶圆圆教案(例【2】)
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并会写“是”、“朵”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3、通过课件和板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微风拂面荷叶的画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荷叶”。
2、引导学生思考: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教师板书课题,并鼓励学生展开联想。
二、读文识句,激发情感
1、启发谈话: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喜欢荷叶的情景,提问:“你为什么会喜欢荷叶?”学生回答“因为它是晴朗的”。教师板书:“荷叶是……”
2、读文思考:
(1)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联想到小水珠呢?(蜻蜓、青蛙、小鱼儿)。
(2)这些小生命为什么喜欢荷叶?他们在荷叶上的表情有什么特点?(他们像铃铛一样摇呀晃晃的)。
三、朗读实践,提升语言能力
1、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 按照拼音音节进行轻声朗读。
- 在读出字音的同时,尽量保持语调的流畅和自然。
2、鼓励学生多说多听,通过小组互动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提升,激发想象力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小水珠还有谁喜欢荷叶?他们还会对荷叶说什么?(如课件展示,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share ideas)。
荷叶圆圆教案(例【3】)
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并会写“是”、“朵”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3、通过课件和板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微风拂面荷叶的画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荷叶”。
2、引导学生思考: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教师板书课题,并鼓励学生展开联想。
二、读文识句,激发情感
1、启发谈话: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喜欢荷叶的情景,提问:“你为什么会喜欢荷叶?”学生回答“因为它是晴朗的”。教师板书:“荷叶是……”
2、读文思考:
(1)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联想到小水珠呢?(蜻蜓、青蛙、小鱼儿)。
(2)这些小生命为什么喜欢荷叶?他们在荷叶上的表情有什么特点?(他们像铃铛一样摇呀晃晃的)。
三、朗读实践,提升语言能力
1、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 按照拼音音节进行轻声朗读。
- 在读出字音的同时,尽量保持语调的流畅和自然。
2、鼓励学生多说多听,通过小组互动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提升,激发想象力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小水珠还有谁喜欢荷叶?他们还会对荷叶说什么?(如课件展示,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share ideas)。
希望这些改写版本能满足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