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个性形成、独立性较强,但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去探索与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自然喜欢把一些小物品(如硬片、碎纸、铅笔等)放入嘴里。放学时有的小朋友还会吵着要吃门口摊点的油炸食品;个别小朋友不生病却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这些行为都表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新纲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开展安全、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应对能力。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事件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等,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食物、腐烂变质食物、假冒、劣质食物、没洗干净的食物;
3、每组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4、一个铁制五角星、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播放120急救录音,教师提问:发生什么事啦?(幼儿相互猜测)
2、教师用小铁制五角星神秘化:“要想知道发生什么事?还要从这个小小的小铁制五角星说起。”
二、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进入
1、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喘不气来,躺不下,又坐不下。他妈妈着急地叫来医院的急救车,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气体管里,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但经过120急救录音,医生从他气管里又找到了那个五角星。
2、讲述完后提问: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3、教师问:“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4、教师问:“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5、教师问:“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6、教师感悟:看到电视画面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妈妈、爸爸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这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呢?幸亏医生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也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要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三、观看课件、情景表演深入
1、教师讲解:在《进餐时》课件中,幼儿在吃饭时有话有笑,有的甚至把饭放在玩玩具上;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2、教师讲解:在《肚子为什么疼》课件中,冬冬吃了一根烤肠后发现肚子疼了,妈妈买了半袋果冻给他吃,冬冬吃了好几天。看到冬冬的肚子疼,小哥哥给小妹带了一个小包装的饼干让她吃,小妹却抢吃了里面的果冻。冬冬吃完果冻后又哭了起来。
3、教师和幼儿共同观看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内容是:明明的妈妈买了了一条大鲤鱼,做了两根葱油鱼香,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起来,妈妈说:“小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小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小明难受得哭起来了。”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注意把鱼刺弄干净,不要急着吃。如果鱼刺卡住了,不能哭,否则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四、游戏“判断对错”渐入
1、上幼儿园时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教师用课件提示:不许随便吃药)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提示:果冻要煮熟)
3、夏天来了,天气很热,妈妈喝饮料又吃雪糕。(提示:不要把冷的东西吃掉)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提示:玻璃球太危险)
五、操作活动巩固
1、教师快速在主题墙上画出笑脸和哭脸,带领幼儿将不正确的图片贴到哭脸那边。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尝试操作,共同总结:小朋友们吃东西时,必须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如果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们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会陷得越深,要尽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去医院就诊。
六、师幼共同布置“不乱吃东西”主题墙
1、教师快速在主题墙上画出笑脸和哭脸,并提示幼儿将活动后的不正确的图片贴到哭脸那边,正确的图片贴到笑脸那边(配上轻音乐)。
2、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和创意,设计“不乱吃东西”的家园互动小标语。
3、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活动成果,一边读一边书写到主题墙上。
4、如:请家长、小朋友配合老师晨间一摸、二看、三查、四问(提醒:请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小朋友的安全)。
小朋友不带危险东西入园;午睡上床前,兜里无异物。
小朋友少吃冷饮、果冻,不要往嘴里乱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