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李白《蜀道难》的拓展性知识总结:
-
文体知识: 该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属于汉以下入乐的诗歌形式,通常用于宫廷或官场,涉及对音乐、歌词和民间歌谣的描绘。
-
浪漫主义特点: 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起势,通过神话传说来烘托蜀道“险要”的气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同时也用黄鹤、猿猱、悲鸟等形象夸张地描绘奇观,接着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的叙述,形成全诗的骨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多次出现,进一步确定了其回旋往复的基调。
-
几个地名:
- 峨眉山: located in四川眉州城南二百里处,被称为“眉山”,因山形如两蛾眉而得名。
- 太白山:位于武功县南,因其高耸入云、无生草木的特征而闻名。据传说,过去有人从太白山上到达天外。
- 青泥岭:位于兴州长举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地区,因悬崖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而得名。
-
锦城(成都):蜀中重要城市,是后文描绘剑阁和剑阁之关的具体地点。
-
写作年代: 该诗创作时间大致在唐代玄宗天宝初时。据记载,李太白在长安时曾以所业贽谒贺知章,并因对《蜀道难》一书的介绍而引发王定保对其作品的好评。后世对于这首诗的评价一致认为,李白的思想、性格在这段诗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这个扩展内容全面覆盖了诗歌的主题、写作背景及创作特点,展示了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