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假文盲六年级作文(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感于假文盲六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有感于假文盲六年级作文1
寒冬腊月的一天,北风呼呼地刮着,路边的小树被刮得左摇右摆,大街上的行人都把头缩进高高的衣领里,他们都想早点回家,迎接那丰盛的晚餐。
“咦?这四个身强力壮的男的怎么站在‘母子上车处’,难道他们是文盲?”我站在旁边猜疑着。
站在最前面的那个男的身材胖胖的,佩着个酒胶头,身穿华丽的衣服,一看就像某个公司的大老板。他站在那儿,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像是理所当然的,看着就让人生气。
排在第二位的是个又高又瘦、穿着大棉袄、戴着厚帽子的男人。他腰杆挺得笔直笔直,可能是个受过军训的军人。他大概也知道这是母子上车处,但为了能尽快回家,也当了一回假文盲。也许良心上过不去,他干脆把眼睛闭上,一副“不是偶不识字,而是偶没看见”的样子。
排在第三位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干部。他本来知道站在这里是不对的,但刚转身准备走的时候,吹来了一阵北风,将他的帽子都快吹掉了。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再看看其它车站排成长龙的队伍,他想:“我是一个老干部,为国家做出多少贡献啊,但我只用了一点点不安,就站在了后面。
第四位是一位戴着鸭舌帽和大口罩的人。他瞪着一双小眼睛想:天真冷啊!他又看了一眼其它排成长龙的队伍得意的想:“他们真笨!”他戴着口罩都冷的慌,看他们不把嘴巴吹歪才怪。这么好的位置不占白不占,哈哈!还是他聪明啊。
这时,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走到这儿来,但很快被他们挤出了站外。看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这些“文盲”还有什么时候能变成“知识分子”呢?我期待着……
在冬天的寒冷中,北风呼呼地刮着,人在冷的时候容易冻伤。候车道里挤满了人,只看见“母子上车处”站着四个身强力壮、衣冠楚楚的大男人,而在候车道外却站着一位妇女,抱着刚刚满月的孩子。
这并不是“母子上车处”,而是另有其人,站在候车道外的那位妇女。她抱着孩子的母亲,虽然穿着朴素,头戴旧头巾,脸上带着哭声。那四个男人看到这些场面仍无动于衷,他们还有没有人性呀?!
紧跟在军人后面的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他戴着眼镜,穿着很多件衣服,旁若无人地站在那儿,妇女按捺不住了,这本来就是“母子上车处”吗。他问那个人:“同志,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吗?”教授眨了一下眼,装作没听见。在他后面站着一个面带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男人,他心里想:我真是太聪明了,出门前还带了个口罩,这样人们会认为我是生病了,就会谅解我的。而站在一旁的一对母子本来能尽快赶回家与手中的婴儿一起享受温暖的,却因为这四个大男人不知廉耻的行为而无奈的在站台忍受严寒。
这些假文盲不仅仅出现在漫画中,在生活中也频频出现。比如,公交车上,一位老爷爷颤颤巍巍地登上车,看着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自己却只有一个高高的把手来抓;又比如草坪上明确写着小草们的请求,可仍有人去践踏草坪。
文盲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那些表面上很有风度的假文盲。
在21世纪的新时代里,知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文盲数量也大大减少。但是,假文盲却多了起来。
走在马路上,北风呼啸着,使人不禁打一个寒颤。一位穿着单薄体型瘦小的母亲紧紧的抱着自己怀中的孩子,走到了公交车站前。当她准备走到母子上车处等车时,却被四个男人挤到了一边。那四个人就像没有看到他们母子的到来一般,仍然心安理得地站在那里,更有一个人闭上了眼睛,认为“眼不见为净”。
这些穿着体面的强壮男人仿佛不认得“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看到那位母亲无奈与愤怒的眼神仍是一副与自己无关的样子。那位母亲只能抱着孩子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占据。
这令人愤然的一幕来自于一副漫画之中,这真正的“假文盲”不是真正的文盲,而是为早点回家而占用本不属于自己的政策。站在一旁的一对母子本来能尽快赶回家与手中的婴儿一起享受温暖的,却因为这四个大男人不知廉耻的行为而无奈的在站台忍受严寒。
这些假文盲不仅仅出现在漫画中,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公交车上,一位老爷爷颤颤巍巍地登上车,看着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自己却只有一个高高的把手来抓;又比如草坪上明确写着小草们的请求,可仍有人去践踏草坪。
文盲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那些表面上有风度的假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