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余钢筋工程部分分析:
- 水平与竖向钢筋的布置
- 纵向钢筋(柱):
- 柱的纵筋在上下两端各加密一根,并且通常在施工中会取根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
水平钢筋(墙):
- 墙的水平钢筋按直径6mm,间距600mm(二级钢)布扎,设计为12根,实际取了10根(考虑到施工中的实际情况)。
-
暗柱与柱的纵筋
- 角柱(AJZ):
- 纵筋按直径6mm,间距600mm布扎,并且设计为12根。实际工程中取了10根。
- 实际施工过程中注意各截面上下钢筋搭接面积不超过25%,若超过则补种一根。
-
约束柱(CYZ):
- 纵筋按直径6mm,间距900mm布扎,并且设计为12根。实际工程中取了10根。
-
柱的纵筋加密配置
-
柱子的纵筋在上层(上部)是加密,下层是非加密。
- 这部分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受力均衡。
-
施工过程中试桩数量
- 项目负责人会在施工中进行试桩,要求不少于钢筋总数的1%(如12108根),且不少于3根。
-
实际工程中已经满足了这一要求,并且已取到10根以确保试桩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
钢筋用量与配制安全检查
- 确保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特别是剪力墙的配筋比例是否在设计范围内。
- 重点检查暗柱、角柱等部位的纵筋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并进行配制安全检查。
注意事项:
- 钢筋数量与间距:
-
纵向钢筋(墙)的间距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调整,避免施工过程中导致钢筋浪费或偏差。
-
施工中的试桩安排:
-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试桩,确保试桩数量和密度符合标准,并及时记录试桩结果。
-
柱子的纵筋加密配置:
-
确保柱子的纵筋在上层为加密配筋,下层为非加密配筋,以满足施工中的实际需求。
-
受力平衡问题:
-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某根钢筋数量不足或搭配不当,应立即与相关部位联系沟通,并及时补充到位。
通过以上分析和注意事项,可以全面了解剪力墙结构中钢筋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工程概况
我们近期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建筑工程施工实习任务。本次实习主要集中在某住宅楼的钢筋混凝土构造部分,并通过现场施工实践,深入了解了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整个实习过程涉及从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到理论学习再到实际操作的结合,旨在培养我们对工程现场管理的信心与能力。
钢筋混凝土构造要求
本次实习着重学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板底钢筋的伸入支座长度 ≥ 5d(直径)且不小于 120mm。
- 板边支座负筋一般应伸入梁外皮,并且要满足保护层的要求。
-
构造柱与墙的连接要求在各种情况下均设马牙槎和2根φ6钢筋,间距为500mm,深入墙内长度为1000mm或到洞口边。
-
电线管和圈梁的竖向设置:
-
圈梁通常兼作过梁,当洞口上方需进行钢筋布置且满足加密要求时,应在洞口上方增配筋,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间距为200mm。
-
线条铁与构造柱的绑扎要求:
- 构造柱与墙的连接要设马牙槎,同时在不同情况下(如多层建筑)设置适当的拉筋和间距。
现场工程实验
本次实习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混凝土试块试验
在试块试验中,我们采用150×150×150mm的立方体试块。每组使用六块试块,分为两组(每组3块)。试验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从搅拌厂取样,进行初步配制并混合。
- 喷塑试块后放置24小时,检查其外观无裂纹和空隙。
-
在25±15mm的强度条件下,编号取三块送至实验室使用标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装置进行测验。剩下的三块用于现场工作。
-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该试验使用了直径为40mm的鼓筒,测量坍落度时,要求在20±5mm的范围内达到设计要求。现场技术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并对坍落度进行了现场检验和记录。 -
实场施工记录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详细的 recorded script记录了各工序的顺序、时间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并进行反思与改进。 -
现场施工质量评价
通过各种实际操作和施工记录,我们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估,重点分析了以下几方面: - 架面施工是否符合要求;
- 板底 reinforcement是否正确安装;
- 进口处的拉筋设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 砼浇筑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个人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三周的施工现场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施工现场的实操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需要结合的地方。例如,在学习钢筋绑扎施工时,仅仅了解基本原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亲自参与操作,观察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
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本实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 concrete construction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及具体操作规范。特别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施工步骤,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术语和规范进行施工。 -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在施工现场的实操中,我们发现良好的团队协作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每个工序的成功完成都需要与其他工种及管理人员密切配合,这一点在实习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参与现场施工记录和质量评价工作,我们提高了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偏差或突发问题时,我们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体而言,这次施工现场实习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技能,也培养了我们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和主动的工作态度。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实操经历将成为我们未来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