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礼仪教育——爱护眼睛小班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 认识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 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缓解眼睛疲劳。
- 通过故事和游戏,增强对保护眼睛的认识。
二、准备
- 物品准备: 眼睛流泪图片、手绢、情景图、镜子、镜片音乐。
- 材料准备: 操作步骤和小动作卡片。
三、活动过程
- 谜语导入(5分钟)
- 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
启发幼儿回答“眼睛”。
-
认识眼睛(10分钟)
- 展示眼睛结构图:眼睫毛、虹膜、瞳孔。
- 教师提问:它们有什么用处?
- 眼睫毛遮挡强光,防止灰尘落入眼睛。
- 躺坐在桌子上,闭上眼睛感受看不见的东西。
-
学生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
-
故事欣赏(5分钟)
- 故事:眼镜和鼻梁的争吵。
-
师生互动:小朋友分享故事内容。
-
保护眼睛(10分钟)
- 用脏手揉眼睛:提问为什么这样做?
- 防止细菌感染,眼睛受伤。
- 拿起来手帕擦眼睛:提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 处理细菌污染和皮肤破损的问题。
-
师生互动:小朋友互相帮助,提醒其他小朋友保护眼睛。
-
眼保健操(5分钟)
- 教师示范:用镜子、镜片观察眼睛,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
-
小朋友重复练习,并用手帕擦眼睛。
-
延伸部分(5分钟)
- 让小朋友回家和父母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 提问:平时我们要注意哪些事情让眼睛疲劳?应该怎么做?
四、活动亮点与特色
- 动手操作,小朋友自己探索眼睛的作用。
- 故事吸引注意力,小朋友分享故事内容。
- 视觉示范,教师引导示范。
- 延伸部分,家长参与,增强家庭责任感。
五、预期成果
- 小朋友学会了保护眼睛的方法。
- 通过故事和互动,小朋友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 回家后能做眼睛保健操,分享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