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篇1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赠刘景文古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篇1
赠刘景文 / 冬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荷花凋零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时的时节啊。
注释
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出伞盖状物,表示荷叶被雨水冲刷后的状况;盖:盖起撑起的荷面。
⑥傲霜枝:枝干上傲着霜,表现菊花高洁挺拔的形象。
⑦举雨:指雨水冲刷。
⑧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依然能傲霜独立,象征菊花的坚韧与刚强。
⑨最是橙黄橘绿时:最优点在初冬时节,正值寒风习日、生机盎然的季节。
⑩橙黄橘绿
——金秋乍逝、百物丰盈;
⑪举叶残菊、枝干劲立,
一树名花一地娇。
苏轼此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寒风中,满树挺拔的菊花与凋零的荷花景象,写出了菊花的高洁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萧条关系和个人命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