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被贬儋州
在艰苦的环境中,东坡的笔并没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态,以著书为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苏轼被贬儋州写的诗。
《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
小阁藤床寄病容。
《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
《椰子冠》
天教日饮俗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出游纪游诗》
半醒半醉问借黎,竹刺藤捎号号迷.
《澄迈驿站通潮阁其一》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和陶与殷晋安别》
孤生知永弃,末路嗟长勤。
《和陶劝农其一》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谪居三适》
旦起理发,安眠海自运,浩浩潮黄宫。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爬搔未云足,已困冠巾重.
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騣.琱鞍响珂月,实与 marty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翁.
午窗坐睡,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入寺》
曳杖入寺门,楫杖邑世尊.
我是玉掌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相关阅读:苏轼被贬儋州事迹】
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那个时候海南岛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
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家破人亡的苏轼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
已经62岁的苏轼,随他的两位妻子先后去世,跟随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已在惠州离开了人间。苏轼四月十七日接到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诰命,第三天就与家人痛苦诀别,他孤身携带着幼子乘船离开广东惠州,一代文豪又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
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贬所中和镇。他曾将自己的路线形象地描述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说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开初东坡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没几天被政敌知道后,下令把东坡逐出官舍。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